5月22日
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
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
余震数十次
死伤数十人
我们无法控制灾害的突然降临
但可以预防灾害的损失扩大
只要科学防护
生命安全就多一份保障
校园安全
儿童安全
尤其牵扯人心
孩子如何有效避险
学校如何迅速应对
《伊利方舟全息图》送来指南
用心守护儿童安全
“伊利方舟”一直在身边
指南1:做好防震准备很重要
学校务必提前制定地震应急预案
提前安排好转移撤离的顺序、路线和场地
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地震模拟演练
教师要结合教学
向学生们讲述地震的基本常识和防震避震知识
师生应严肃对待应急演练
自觉按照设定的疏散路线行走
将应急避险演练做得更具实战性
打造地震安全教室
检查和加固教室的悬挂物
加固课桌和讲台,便于藏身避险
最好在教室门窗玻璃贴上防震胶带
师生共同绘制逃生路线图
指南2:震时避险原则要牢记
行动果断,不要犹豫
就近躲避,不要慌乱
因地制宜,迅速做出抉择
听从指挥,切勿擅自行动
如果正在课堂内上课
同学们要在老师的指挥下
迅速抱头,就近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沿边角处
可以将椅子放在书桌下加大支撑力量
如果正在礼堂、食堂、体育场馆等较为空旷的场地时
可以躲避在内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处
或是以立柱、运动器具作为支撑躲在旁边
寻找生命三角区,伏而待定
尽量护住头部蜷缩起来
就近躲避,伏而待定
指南3:震后疏散方法要熟知
等地震过后
按照预案快速行动
快速行走但不狂奔
用书本、书包等护住头部
听从老师引导
切勿盲目乱跑
避开室内悬挂物和室外装饰物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有次序地迅速撤离到外面的空地上
原地不动蹲下保护头部
迅速撤离到外面空地
“伊利方舟”地震安全小贴士
【“伊利方舟”地震逃生自救方法】
能跑则跑,不能跑则躲:如果地震发生了,对于抗震能力弱的建筑物,在平房或楼房的一、二层的学生,可以迅速撤离到室外的安全区域,在三层及以上学生宜就近躲避;对于抗震能力强的建筑物,宜采取就近分散躲避的方法避险。无论是“跑”还是“躲”,同学们一定要瞬间做出决定,千万不要犹豫,以免丧失了避震的最佳时机。
躲避的方式。掌握“伏尔待定”法、生命三角法、综合逃生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教室、图书馆,要躲避在书桌旁边或下面,双头尽量低,不要碰到桌子下沿,双手紧握桌腿,远离窗户。在礼堂、食堂、体育场馆内,躲避在排椅、桌椅、运动器具旁边或下面。在宿舍,躲在内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床旁边或下面。在室外,要远离围墙、玻璃幕墙,远离可能倒塌的建筑物和跌落的大型物件等。
躲避的姿势。掌握“蹲式护头”:蹲下,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双手夹紧头部、护住太阳穴,双手紧扣,与双臂构成三角,与头顶间隙5-20cm;“跪式护头”:如排椅等的长度小于身高,可在其旁蜷紧身体,头部尽可能贴近膝盖,双手抱头,面朝下伏在地面上,或侧卧躺下;“下伏式逃跑”:双腿快速交叉前行,双臂迅速摆动,上身下伏,降低重心,用最快速度脱离危险区。同学们要反复练习,遇到地震时就会应用自如。
听从疏散老师的引导。震后疏散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维护秩序,在楼梯、拐弯处、楼门口等危险地段有教职工值守,引导学生疏散。在危险时刻,听从老师的引导,有秩序向外撤离,就能化险为夷。
【背景介绍】
“伊利方舟”是由伊利集团和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儿童安全公益项目。截至2021年,这艘“方舟”已经航行9年,为全国25个省区、40个县市的500余所学校,送去了因地制宜的安全教育,让30余万孩子受益。
《中小学校园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伊利方舟全息图》是专门针对中小学校园安全的评估指标体系,涉及校园周边环境、师生身心健康、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10个模块,分别涵盖安全隐患、应对措施和防范教育3个维度,评测结果以“雷达图”形式呈现,帮助学校直观了解和评估总体安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