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组织项目交流会 为我会公益项目会诊把脉
来源: 时间:2019-05-16


5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举办专题项目交流会,听取我会公益项目介绍,组织专家学者为我会公益项目会诊把脉。教研部主任龚维斌、副主任吴忠民、党总支书记刘能杰和教研部部分专家教授参加项目交流会。我会理事长兼秘书长汪文斌、副秘书长陈志朝、副秘书长马景及基金会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交流会。交流会由汪文斌和筹资部主任练伟庆分别对“相守计划”公益项目和“同心圆”公益项目进行了介绍。


汪文斌介绍道,“相守计划”公益项目自2014年启动至今,已资助281所学校的755个关爱留守儿童项目,受益师生达33万余人。项目首创了留守老师和留守儿童“相守相伴”的公益理念,并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相守”特色的“五有”模式(开口有益、下笔有神、上网有技、动手有能、互助有爱)和“五大项目特色”(特色一:双留守,共留守;特色二:用充实,来冲淡;特色三:促生长,更促成长;特色四:给予需要,更关注重要;特色五:爱孩子,要像父母,更像专家。)“相守计划”公益项目在2018年荣获第十届“中华慈善奖”。他希望通过这样可复制、可运作的项目模式来不断宣传推广,从而增加项目和机构的影响力。

练伟庆主要从项目背景、方案介绍和工作规划三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全国首款就餐等候公益娱乐项目——“同心圆”公益项目,该项目从设计初衷到落地实施再到收到反馈,都体现了很强的公益性、可操作性和快乐感。


在介绍完两个项目后,大家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党总支书记刘能杰、社会学教研室副教授张林江、社会学教研室副教授胡薇、社会建设教研室主任马福云、社会建设教研室教授胡颖廉、生态文明建设教研室副主任郭兆晖等先后对本次项目交流会谈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社会建设教研室副教授刘忱说,她们在工作中经常与竹溪县进行业务往来,所以听到竹溪县是我们的项目实施地之一,感觉特别亲切。我们确实应该联系西部实际情况,了解当地需求,从而开发落实好更多尊师重教、因地制宜的公益项目,让更多人受益。



社会学教研室主任谢志强说,基金会所做工作很实在、很漂亮,各个项目都在落地、落细、落实地稳步进行。今后,可以做一个全面的整合和总结提炼工作,形成一套完整的包括项目性质和具体流程的理论体系。建议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和专业公益人才。

生态文明建设教研室副教授王晓莉说,通过本次项目交流会,对自己有很大的启发并提三点建议:1、淡化“留守”概念,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让每位老师也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2、留守妇女和留守家长也可以积极参加到我们的项目活动当中来。3、我们应该从广义的层面去理解“留守儿童”这个概念,而不是把他定义到一个很小的范围里,应该真正做到让每个孩子受益。



龚维斌主任在听取项目介绍后,发表了讲话。他认为此次交流会开得好,达到了增进了解、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目的。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和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从事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有爱心、有能力、有影响力的基金会,同时促进社会建设学科更好发展。

吴忠民副主任作会议总结,他认为我们是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干同样的事情,倡导建立学习型社会组织,希望基金会用好校(院)合并重组和管理关系调整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提高职业类和学养类的专业发展,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真正做到帮助他人,提高自己。


文/杨冰馨

图/贾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