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讲堂-做好疫情期间及之后的心理建设和社会建设
来源: 时间:2020-03-06

编者按: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得到了发挥,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大力支持。春节前夕,我会发起了“为父母写传记 用亲情遣疫情”的活动和号召,在疫情突如其来的“非常时期”,这项活动在做好疫情期间及之后的心理建设和社会建设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新华网公益讲堂专访我会理事长兼秘书长汪文斌,和大家一起分享活动心得和感悟,特将原文转载于此,以飨读者。


公益讲堂|做好疫情期间及之后的心理建设和社会建设

专访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汪文斌:

“为父母写传记 用亲情遣疫情”


图为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理事长汪文斌(资料图)

新华公益: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做了哪些工作呢?

汪文斌: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一直在关注着疫情的变化,也在不断地探索我们能做什么。在我们开展多年的“相守计划”关爱留守儿童项目和“伊利方舟”儿童安全项目中,组织项目实施地的老师和学生不但做好自我防护、家庭防护,而且动员组织十几个县近千所学校几十万孩子和他们的老师、家长一起通过视频、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来为疫情防控助力,为武汉、湖北、中国加油。

除此之外,作为专业的社会组织,我们一直在思考,在家的这段时间,人与人之间物理空间的隔离,让人们在心理上或多或少感受到一些社会疏离感。疫情的快速蔓延,打破了人们以往稳定、规律的生活状态,同时被打破的还有人们的心理平衡环境,自我隔离的时间越久,心理问题将会越突出。所以,如何做好居家防疫期间的心理建设,帮助人们更好地渡过这段关键期,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社会组织需要思考和着力的命题。

新华公益:疫情期间心理建设确实是很重要的内容,包括心理疏导和情绪支持,那基金会在居家防疫心理建设上开展了哪些活动呢?

汪文斌:我们在1月20日以后就开始推动“为父母写传记 用亲情遣疫情”主题公益活动。因为疫情,大多数人都进行了自我隔离,少则十多天,多则几十天,也让我们有了和父母多呆在一起的机会。与其被动地等、耗,不如主动地做些什么。我们倡议大家多多地和父母相处,细细地听父母讲他们的过往,把它听进去,记下来,传下去。用亲情来抵挡疫情,共同营造温暖的家庭!当阴霾消散,我们又要离家上班的时候,能够把一本散发着墨香的传记奉献给父母,这可能是父母从未期待过的礼物。

新华公益:这确实是一个很温暖的活动和倡议,相信很多人会为之所动。据我们了解,全国多家社工机构一起参与了这次倡导活动,进展如何?

汪文斌:活动一经发出,得到全国80余家社工机构的积极响应和参与,1月27日,我们联合北京市社工服务机构第一联合党委(含74家机构)、以及全国十多家社工机构,向全社会发出了“为父母写传记 用亲情遣疫情”的联合倡议。

新华公益:活动能够得到全国近百家专业机构的支持,也证明了活动本身的专业性。在心理建设层面,“写传记”的专业理念主要体现在哪里呢?

汪文斌:家庭,作为社会初级群体的主要部分,是最牢固的社会支持网络,在满足人的情感需求、减轻心理压力、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等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是幸福感、安全感、信任感的主要来源之一。疫情的突如其来,让更多人有了和家人沟通交流的机会,家庭初级群体功能的发挥也显得尤为重要。“为父母写传记”是一种有效发挥家庭功能,开展心理建设的方式。疫情当下,可缓解大众心理压力,营建有爱生活,维护好家庭和社会稳定。

这种心理建设和社会建设不仅成效在当下,这对于疫情结束后,人们重新回到正常生活、工作状态以及正常人际交往也有重要的作用。

新华公益:不少人认为“写传记”一般都是“大家”和文学人士才能写的,普通人也能写好吗?

汪文斌:普通人也是可以写,并且能够写好的。“为父母写传记”项目在2019年的3月份就开始实施了。2019年6月,我们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招募了150名大学生志愿者,志愿者在暑假期间走过了22个省89个城市,走访了全国150名百岁老人,并为他们撰写传记。这些志愿者基本是大一大二的学生,来自20多个院系,并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传记写作学习,只在走访老人之前,基金会组织了3晚培训,志愿者们写出来的传记都非常好,生动、感人,是我们祖国百年来历史的真实写照。2019年12月,我们精选了100篇传记,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成书——《100个百岁老人的传奇》。

为了帮助大家都能写好传记,我们将志愿者培训课件以及《100个百岁老人的传奇》电子书,公布在基金会的网站,大家都可以看到。同时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官方微博也做了系列推文,十多万人阅读,并参与讨论。

新华公益:为这次活动基金会做了很多支持性工作。疫情期间的活动效果怎么样呢?

汪文斌:活动的成效是比较明显的。在全国社工机构联合倡议发出后,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同时也引发了更多的社会响应,北京青少年志愿者服务协会、公益慈善论坛等等都进行了宣传。宁波出版社还将社工联合倡议的文章收录到正在编辑出版的《疫情防控十堂课》一书。

我们基金会以及参与倡导的其他机构都收到了不少热心朋友的邮件,大家在写传记的过程中有很多感触,也让我们很感动。

一位名叫沈菲的朋友给我们来信,信中说:写传记,听故事,让我开始喜欢这个家的生命力,没有因为疫情而失去本来的色彩。翻出相册看着旧照片,回顾父母相濡以沫的35个年头。经历了风雨,最终发现,父母在的地方,永远是心的港湾。疫情当前,我们一家人都保持着乐观、平稳的心态,微笑着积极生活,或许这就是隐藏在骨子里的生命力绽放出的最美姿态,也诠释了家族精神的传承。

图为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理事长汪文斌(资料图)

新华公益:疫情结束了,“写传记”活动还会持续开展吗?

汪文斌: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春节,我们用特殊的方式,践行着公益组织的使命。社会建设,任重道远,心理建设是最根本的建设,无论是疫情期间,还是疫情过后,为父母写传记的朋友们,一定能够从中得到心灵的洗礼,我们相信这份爱与亲情,将会深刻影响着一个人以及一个家庭的未来。

但是这个项目的使命远不止这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孝爱精神是需要我们每一个青年人一代一代传承的。通过这次疫情,我们更加坚信“为父母写传记”是非常好的塑造自我、增强亲情、凝聚力量、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一起助力疫情防控,一起营造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