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玉树 三江“缘”起 ——首期三江源“生态管护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训练营开班
来源: 时间:2020-09-17

“我们充满期待”


“长长的头发,乌黑的眼睛,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你……”明亮深邃的眼眸,透露着真诚和淳朴;多彩艳丽的藏袍,散发着圣洁和虔诚。这位看上去美丽、文静又显纤弱的藏族姑娘永藏,是一名三江源生态管护员,来自玉树叶格乡。

“我一个月会进山巡护4、5次,每次8、9个小时,因为摩托车不够,我们骑牛、骑马,都能行。”因不经常接触采访,永藏高原红的脸庞上露出腼腆的微笑。22岁的永藏,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2年。

“冬天会比较难受,积雪很厚,非常冷,有些管护员的手会冻伤。每次巡山能看到很多野生动物,野毛馿,野山羊,雪豹也是见过的。我希望能学一些动植物保护的知识,还希望能够解决一下交通工具的问题。”

管护员永藏(左一)参加培训


昂扎,2011年成为管护员已经9年时间,每次巡山要骑4个小时摩托到半山腰,然后徒步5公里上山。“我所在乡海拔4000米,巡护的地方可能要走到海拔5000米。”昂扎最喜欢摄影,“有一次我见到白唇鹿横渡长江七渡口,拿相机拍了下来,作品还上了央视。”昂扎为大家展示自己拍的照片,“我一月工资1800,去年拿一年的工资给自己买了一台相机。我想学动物监测和摄影方面的知识。”

在玉树首期“生态管护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训练营上,我们见到了50名像永藏、昂扎一样,淳朴善良的生态管护员。在开班仪式的视频上,大家都讲了一句共同的话:“我积极报名参加这次培训班,并顺利通过了选拔,我希望学到更多的知识,保护我的家园。”


“感谢各方支持”


2020年9月16日,由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以及北京红林制药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首期‘生态管护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训练营在玉树开班。开班仪式由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生态保护处副处长巴桑拉毛主持。

这次培训班得到各届各方的支持,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原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魏礼群为培训班题词:守好中华水塔 造福子孙后代。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郑科扬寄语:养护三江源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金祥为本次培训班发来贺信,向训练营的开营表示热烈祝贺,他认为:这次训练营是一件非常有历史性和纪念性的事情。“心系母亲河 养护三江源”公益项目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千秋大业,关乎生态,关乎社会。这个项目抓住了“管护员”群体,提升他们的生态管护能力,是实现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最重要的抓手。

玉树州委、州政府副秘书长,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管委会专职副书记、副主任扎西对本次培训班给予高度认可和支持,他指出,三江源全面的、系统的、长久的生态管护工作,终归要由一代又一代三江源人来做。这个项目通过下游公益捐赠反哺上游管护员,通过育人,进而养育生态,是生态补偿机制探索的好案例。扎西副主任希望,通过培训班的学习,广大生态管护员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玉树州委、州政府副秘书长,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管委会专职副书记、副主任扎西讲话


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副秘书长马景,感谢各方对本次培训班的大力支持,她着重介绍了培训班的特点特色:理论教学和案例分享相结合,探讨交流和实地观摩相结合;充分发挥“根”“种”“酶”的理念,参训学员带着自己的实践成果及问题再进行第二次培训;随班服务团队AB角,安排懂藏汉双语的主、副班主任负责训练营期间的日常工作和小组讨论期间的引导工作。她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能够促进生态管护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更好地服务国家公园建设和国家生态保护工作。

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副秘书长马景讲话


“我是管护员 我也叫雪豹”


“国家每年支持3.7亿给到大家。”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生态保护处副处长巴桑拉毛开始了开班第一课《社区巡护与监测》。3.7亿的数字震惊了所有学员。巴桑拉毛老师从宏观和整体层面,为大家介绍了三江源的基本情况,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生态管护岗的设立和机制。

“放牧是巡护,转山就监测,转湖要看鸟,见到动物要记下。”巴桑拉毛老师给大家分享了牧民自己编的顺口溜。“生活就是巡护,要体现在每时每刻。”

对重点动物,要做重点监测。在“野生动物监测”部分,巴桑拉毛老师讲到雪豹及栖息地的监测。“几大园区,近期新增的红外相机有500台左右。学习红外相机的安装、使用、管理技能非常迫切。”在课堂上,巴桑拉毛老师讲到了监测技能,但是这方面的学习需求还有很多。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生态保护处副处长巴桑拉毛授课


“我是一名管护员,我也叫雪豹。”下午上课前每位学员都为自己取了一个喜欢的野生动植物名字。在下午《生物多样性》的主题课程和活动中,来自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郭光普老师开始给50个“动植物”上课。

“藏羚羊,你来说说,‘你’生下来多长时间就会跑?”

“藏原羚,‘你’的屁股为什么是白的?”

“请蝴蝶来说说,你理解的生物多样性是什么?”

在大家快乐的互动、探讨中,野生动植物和管护员,互为一体。“藏羚羊胆子小,修青藏公路的时候特意给藏羚羊留了专门通道,现在藏羚羊已经完全熟悉了这个通道。”郭老师讲,人与自然,无论是自然中的动物还是植物,还是微生物,以及江河湖泊等万物,都要互相尊重,才能和谐相处。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郭光普老师授课


生物多样性之外,郭老师和大家一起探讨了物种起源,世界、中国物种多样性现状,再进一步到生态系统多样性,最后引导大家思考和讨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重要性。“专业的课题,让管护员能够听懂并接受,有很大挑战。”郭老师讲,“但是这些知识,大家需要了解,方法很重要。”

为了让课程效果更好,游戏、互动、小组活动贯穿其中,深入浅出。于是,课堂中出现了“用传话游戏讲物种进化”的独特方式,生动直观。为让大家感受山与水,组织小组山水歌曲大PK。

点击视频,看学员现场互动


“我之前参加过一些培训,但这个层面的培训还是第一次,以前更多是管护技术上的,今天听到的层次更高,比如国家层面的规划,世界性的物种多样性,以及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很多是之前没听过的,也没想过的。”跳出圈子再看自己和自己的工作,会是不一样的感觉。曲麻河乡的昂扎在收获中结束了第一天的学习。收获越多,期待越多。三江“缘”,刚刚开始。